自清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怎么样?
过去数百年来,中俄(苏)之间的接触级交往史中,充满了恩怨情仇,亲密时就是同志加兄弟,疏离时又是对手乃至敌人,个中是非说不清楚。那自清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怎样的呢?下面奇闻网为您解惑。
追根溯源尼布楚
两国之间最近一次诉诸武力的激烈争执,已是快半个世纪前的事了。1969年3月,为了争夺乌苏里江航道上面积0.74平方公里的珍宝岛的控制权,双方边防军队爆发战斗,并各自宣称对方率先挑衅,而己方最终得胜。
随后,关系早就破裂将近十年的中苏之间,再次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际论战,除了意识形态之争外,焦点更多落在两国边界划定的历史遗留问题上。追根溯源,则还要回到珍宝岛之战发生的280年前,中俄双方签订的《尼布楚条约》上那是中俄两国军队首次正面交锋(1685~1686年,通称雅克萨之战)的结果。
中方传统上认为,1689年(清康熙二十八年)签订的中俄《尼布楚议界条约》(俄方称《涅尔琴斯克条约》),是一个平等的条约,而且是历史上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。但俄国方面不这么看,无论是其官方还是学术界,都质疑《尼布楚条约》的平等性,坚信当时俄方代表是在清朝优势兵力的胁迫之下,不得不签约放弃由他们开发的阿尔巴津(即中方所称雅克萨,位于黑龙江与额木尔河交界口东岸辖区的大片土地。
俄方历来主张,中俄发生直接的边界接触以前,两国之间的广阔地带为无主土地。波雅尔科夫、哈巴罗夫(均为17世纪中叶前后进入黑龙江流域的俄国殖民军首领)等新土地开拓者,只是将阿穆尔河(即黑龙江)地区和平并入俄国。现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,便是为纪念哈巴罗夫而命名。
在急于东扩的俄国人眼中,长城是中华帝国北部传统的社会文化分界线,而位于阿穆尔河以南500公里处的柳条边(清政府为维护祖宗龙兴重地而修筑,防止汉人越界北迁),是满洲帝国的北部边界。他们声称,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中学原地区,同时开始向蒙古、西藏、朝鲜及俄国的阿穆尔地区扩张,故清朝时期中国边疆最终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,就是将邻国并入自己的版图。
由此可知,中俄双方对共同边界地区历史归属的截然不同的认知,由来已久。
平等与否各说各
自19世纪中叶前后起,中国面临内忧外患,国力大大衰弱,而俄国则日益强横。他们趁英法联军进逼天津、北京,清廷岌岌可危之际,迫使中方先后签订《瑷珲条约》(1858年)和《北京条约》(1860年)。从俄国人的角度看,他们收复了17世纪末期失去的土地,即根据1689年《尼布楚条约》留在中国一侧的阿穆尔河左岸。
换言之,中国人视为丧权失地、奇耻大辱的上述两大不平等条约,俄国方面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条约。
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奉行国际主义的布尔什维克夺取俄国政权。1919~1923年之间,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连续发表三次对华宣言,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。尽管这三次宣言的具体内容有所出入,但苏俄关于两国之间不平等条约的界定,却是与沙俄前后一致的苏俄政府认可的不平等条约,只限于《中俄密约》(1896年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签订)、《辛丑条约》(1901年)和四次日俄密约(1907~1916年签订,目标是瓜分在华利益)。而中国被迫割地赔款、损失极其惨重的《瑷珲条约》《北京条约》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(1864年)《圣彼得堡条约》(1881年,中方称《伊犁条约》)等,统统不在此列。
1949年中共执政后,迫于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及意识形态倾向,采取向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政策。长达10年的中苏蜜月期里,彼此的边界分歧与历史积怨,在公开场合及媒介宣传口径上,自然能淡化就淡化。但从根本上说,双方对此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已根深蒂固。
20世纪60年代,中方提出边界谈判倡议时,苏联坚称两国不存在领土争议,中方则明确重申,当时涉及中苏边界的19个条约,都是不平等条约,苏方应承认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。但中方也表示,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状况,仍愿以这些条约为基础与苏联进行边界谈判。在此前后,中苏爆发激烈的大论战,再由论战而热战,以至于在珍宝岛兵戎相见,边界与领土纠纷的心病,实在是难言之隐。
三百年来谁著史
珍宝岛之战后,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,中苏(俄)进行了三轮艰苦的边界谈判。随着最为普通公众瞩目的两国间最后一块争议领土黑瞎子岛(黑龙江、乌苏里江汇合处冲积而成,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时被苏军占领)的归属尘埃落定,2004年10月14日,双方签署《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》。2005年6月2日,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,上述协定正式生效。从法律层面上讲,中俄之间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走向,总算全部确定。
三数百年来关乎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的争执,至此是不是皆成往事了呢?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。
2006年,笔者到莫斯科参加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期间,正值中国国内的清史纂修工程全面启动。会上,一位俄国学者就提出,中国学者在撰写清代中俄关系著作和文章时,应慎重对待两国边界与领土的历史纠纷议题。笔者参加另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的间隙,一位俄国院士级别的学者,看到笔者正在阅读一本中国台湾学者所作学术专著里,涉及沙俄侵华的章节,还愤愤然地当面说,这样写是违反两国2001年签订的《睦邻友好条约》的。
-
2020-10-24她是康熙最重要的女人!却有2个特殊习惯让人难以接受
很多人爱看清朝历史剧,清朝里有很多历史人物,特色鲜明,引人入胜,尤其每当有电视剧演出康熙王朝,一定不会漏掉康熙身边这位最重要的女人-苏麻喇姑;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侍…[详细]
-
2020-10-14清朝最倒霉皇帝!3大剧变他都遇上 1疏忽埋下亡国种
翻开中国近代史,我们就可以清楚知道,在清朝12位皇帝中,除宣统帝溥仪因辛亥革命被迫退位,执政时间最短外,有一位皇帝不仅执政时间超短,只有11年,还适逢内忧外患最剧烈…[详细]
-
2020-10-14清朝宫女25岁出宫 竟连流浪汉都不愿意娶 全因一种病
宫廷剧中,宫女是一定会出现的配角,而她们毕竟是入宫服侍,所以比起外面的普通老百姓,身分还是贵重了些;虽说宫女到了一定年岁就会离开宫中,但她们离开皇宫后却过得不好…[详细]
-
2020-09-10慈禧下葬那天!发生3件怪事 其中1件至今仍无法解释
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因距今年代较近,其流传下来的奇闻轶事,每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;众所周知,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为慈禧太后,在她的领导下,…[详细]
-
2020-08-27史上唯一嫁过7次的公主 33岁仍是处子…1女亡4国的命
清朝宫廷剧一直都有大批的死忠粉丝,对于叶赫那拉这姓氏,应该是无人不知了,这个姓氏可以说是历史上极为奇特的姓氏,还有了个亡国之姓的称号,掌握晚清实权的慈禧太后,亲…[详细]
-
2020-07-24受到诅咒?慈禧太后坟前寸草不生 只因她临终前下了道
古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自己百年后的长眠地,讲求风水格局庇荫子孙,曾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,甲午战争才刚结束不久,内忧外患民不聊生,但慈禧仍耗费巨资打造,生活极尽…[详细]
-
2020-06-28史上最贵的1颗子弹 价值上千亿!被打的他还想再来一枪
子弹,是动能武器的配件之一,广泛用于各种战争,子弹的出现不过百年的历史,但是在战场上却影响甚大;而火药的发明与古时候道教的炼丹术有极大关联,火器、火炮的发明逐渐…[详细]
-
2020-06-28慈禧为特殊癖好杀宫女 李莲英死前说出她体毛秘密
说到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,非清朝李莲英莫属,可说是慈禧太后身边第一红人,伴驾长达53年,即便老佛爷晚年个性挑惕残暴,但李莲英总是有办法满足她所有需求,以至于如此得宠…[详细]
-
2020-06-28清朝百姓为何不愿生女儿?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害怕被
古代封健社会重男轻女,女子地位地下,很多家庭都不愿意生女儿。而到了清朝,这现象更明显,因为除了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荼毒外,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,那就是清朝的一个…[详细]
-
2020-06-14清朝宫规严格 宫女全身被打烂而这部位不能动
近年来清朝宫廷剧屡屡掀起热潮,从《后宫甄嬛传》、《延禧攻略》到《如懿传》,让大家对于清朝宫廷的事务以及后宫秘辛好奇了起来。其实有许多后宫的严格规范,在电视尺度之…[详细]